第三届全国青年能源环境政策与管理学术会议 
 
 
 暨《中国能源转型与实现路径报告 》发布会 
 
 
 会议通知
 
 
      为推动我国能源与环境学科发展、鼓励青年学者研究中国能源与环境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 
 由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中国工业经济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全国青年能源环境政策与管理学术会议暨中国能源转型与实现路径报告发布会” 
 ,定于2016年6月18-19日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会议期1天半。大会将邀请国内著名能源与环境领域院士、教授,著名能源企业家做主旨演讲。 
 
 
 
    会议得到《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经济管理》杂志社、《中国经济学人》杂志社、《价格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管理》 杂志社和WWF的支持。 
 
 
 
 
  一、会议讨论议题
 
 
      (1)全面小康社会的能源供给与需求 
 
      (2)能源供给侧改革 
 
      (3)能源结构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 
 
      (4)雾霾治理与能源转型 
 
      (5)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环境效应 
 
      (6)能源体制改革 
 
      (7)能源定价与税费问题 
 
      (8)国际能源产业发展趋势 
 
      (9)“一带一路”倡议与能源合作  
 
      (10)煤炭总量控制与传统能源转型升级 
 
      (11)能源行业效率与产业竞争力提升 
 
      (12)能源环境经济理论发展 
 
      (13)全球能源治理与监管 
 
      (14)优化能源结构目标和途径 
 
 
 
 
 二、会议时间
 
 
      2016年6月18-19日 
 
 
 
 
 三、会议地点 
 
      
 
    中国科技会堂(北京市复兴路 3号) 
 
 
 
四、邀请会议嘉宾 
 
    
 
      杜祥琬 国家能源专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副院长  
 
      何建坤 国家气候变化专委员会副主任 ,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吕 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  
 
      国家能源局领导 (邀请中) 
 
      李河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能源商会副会长  
 
      各高校、科研院所能源专家、学者 
 
    能源期刊、报社的主任、编辑、记者 
 
 
 
 五、会议日程
 
 
 
 
 
六、会议重要事项
 
 
      1. 
  请参会人员于 2016 年 5月 30 日前提交论文 ; 
 
      2. 本次会议不收取会务费,食宿交通费用自理,会务组提供工作午餐; 
 
      3. 
 请参会人员务必填写回执,并于 5月 30 日前发送报名邮箱  
 
      (youthenergy2016@163.com )。 
 
      4. 欢迎各位扫二维码加入第三届全国青年能源环境政策与管理学术会议微信群,及时了解会议信息。 
 
      5. 会务组不安排住宿,外地参会代表请提前好自己的住宿 。科技会堂附近宾馆有:中国科技会堂( 010 -68518822 )、国宏宾馆( 010 -63908866 )、北京金泰之家盛达园饭店( 010 - 68521188 )、北京茂林园宾馆( 010 -68530097 )、华利佳合 (北京银岛饭店, 010 -68511927) 、如家木樨地店(010 -63371166 -9)等。 
 
 
 
七、会务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蕾  白玫 
 
    电话:( 010 )68047495 
 
      邮箱: youthenergy2016@163.com 
 
 
 
八、报到地点与交通路线  
 
 
 
    1. 中国科技会堂,北京市复兴路 3号 
 
      2. 主要交通路线: 
 
      (1)地铁 1号线木樨地 A1 口 
 
      (2)公交站: 木樨地西站。途径公交车:1路、 21 路、 65 路、 68 -554 联运、 78 路、 85 路、 94 路、 99 路、 308 路、特 18 路。 
 
      (3)详情可登录北京公交集团网( www.bjbus.com )查询。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2016年5月10日